冷庫過冷科普
1、制冷劑的過冷與過冷度是什么意思?
制冷劑飽和液體在飽和壓力不變的條件下,繼續冷卻到飽和溫度以下稱為過冷,這種液體稱為過冷液體。過冷液體溫度稱為過冷溫度,過冷溫度與飽和溫度差值稱為過冷度。
例如:以R22冷媒為例,假設冷凝器內的壓力為1.64MPa,則飽和溫度為45℃。飽和狀態的A-B間為45℃,A-B間冷媒為氣液混合狀態(潛熱)。B-C間所有的氣體已經變為液體,狀態為全液體狀態,并且不斷向周圍散熱,使溫度繼續下降(顯然),譬如降至40℃ 。這時冷凝器出口溫度比冷凝器內的溫度低5℃,這種狀態稱為過冷,這時流出的冷媒有5℃的過冷度。
2、制冷劑的過冷循環是什么意思?
在制冷理論上可以假定進入節流裝置前的制冷劑為飽和液體,而壓縮機 的吸氣是干蒸氣。但是,在實際制冷裝置中,為了提高系統的性能和防止壓縮機出現“液擊”問題,一般要使進入節流裝置前的制冷劑先過冷, 而讓吸氣過熱。這種循環方式稱為制冷劑的過冷循環。
3、為什么要采取過冷循環?
由于制冷劑液體經過節流裝置膨脹時,因節流損失而使少量制冷劑蒸 發,產生“閃氣”現象,它會影響制冷劑的流動性,使制冷量下降。
制冷劑的過冷循環的意義是:如果沒有過冷度,兩相冷媒中的液體在“液管”中壓力稍有損失,液體就會“閃氣”飽和液體由于壓力的降低必然會蒸發,最終到達蒸發器的兩相冷媒的干度就會比設計的干度大很多,液相成分減小,就無法滿足蒸發器的蒸發量,制冷效果當然會降低,合理增加過冷度,單位制冷量和性能系數均有所增加。
4、制冷劑的過冷和過冷溫度是怎么回事?
在壓力不變的條件下,將制冷劑的溫度降低到低于其飽和溫度的狀態,稱為過冷,此時的液態制冷劑稱為過冷液,其溫度稱為過冷液體 溫度。
5、過冷循環在制冷系統中是怎么實現的?
在中小型冷庫制冷系統中,過冷循環的實現方法是把制冷系統的供液管 與回氣管包扎在一起,并做好供液管與回氣管之間的保溫處理,利用回氣管的低溫降低供液管里的液體溫度,也可把一段供液管和膨脹閥直接安裝在庫 房內通過,經再次冷卻達到過冷的目的,從而提高制冷效率。采用過冷循環同時也加熱了回氣管的溫度,可避免壓縮機吸入過濕蒸氣而可能產生 “液擊”故障。